环球关注:如何面对负面信息

来源:金融界 2021-11-05 12:02

资本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有利好有利空。其实,在股市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消息都是为了让你看到的,好消息是为了让你接盘,坏消息是让你割肉。所以,作为股东,我们遇到公司的负面消息首先要做的不是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而是要冷静理性地分析消息对于公司基本面的影响,然后再和历史积累的信息和认知进行比对。


(资料图)

这周一银行股刚涨了一天,好几个小作文就出来了这里挑两个点评一下吧。先看一个对银行行业的小作文:

据市场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提供超长期贷款,并暂免支付利息,此举或可避免出现信用紧缩。知情人士表示,近几个月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银行已开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25年期的贷款,现行大多数企业贷款为10年期。知情人士称,部分贷款在前4年暂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过利息将在之后累计。

这文章昨天一出来,好多粉丝跑来问我怎么看。我心想,这事情你们难道是第一天知道么?早就有先例了,怎么还当个新闻来看?实际上早在去年末,贵州遵义道桥城投违约的时候就有过先例了:

贵州遵义道桥城投违约案例:

遵义道桥城投的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00%/年至4.50%/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我也特意查了一下,遵义道桥城投违约中授信排名靠前的是:中信银行遵义分行、光大银行、农发行、民生银行遵义分行、贵州银行。几家国有大行的贷款规模反而不大。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首先,国有大行总部属于副部级,地方政府对于国有大行地方分支行的控制能力不强。很难依靠行政命令影响国有大行发放贷款。其次,国有大行的负债成本较低,不会为了追求高收益大量投放高风险高收益的城投贷。

从贵州遵义道桥的贷款重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有大行确实涉及其中,但是规模并不大。回到前面的小作文,就可以看到新闻发布者的别有用心。这是一篇典型的选择性披露新闻。你说它说的是不是事实,肯定是。贵州遵义道桥处理已经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后期复制这种模式是大概率的。但是,核心问题是,规模有多大?大行占比多少?新闻就不说了。

接着我们看一下这种问题如果不这么解决,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么?我相信以新闻记者的智商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对于银行来讲,如果放任这些平台违约,那么就意味着银行的报表中这部分贷款会直接变成不良贷款,然后就需要增加不良贷款减值计提,最终压低净利润。现在的借新还旧延期偿还的方案,只是让银行短期少收了利息,这部分和认定不良后需要计提的减值损失比算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综合这些信息看,发放超长期贷款对于涉事银行相当于延缓了问题的爆发,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说,这种解决方案并没有产生额外的坏处,只是把剧烈的短痛,变成了长期的隐痛。

至于小作文影射的国有大行就显得别有用心了,后续各家银行都会采用类似的措施,国有大行只不过是出来打个样。对于国有大行真正的影响还要看涉及的规模。从目前收集的信息看,国有大行在出问题的地方融资平台违约案例中的金额占比并没有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银行,反而是一些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行和地方城商行占比更高。如果,将这些违约贷款金额和四大行的总贷款规模相比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讲完了行业的负面信息,再来看一个针对个股的案例。上周四下午建行在北京召开了2022年度股东大会。事后,就有一篇关于建行区别对待小股东的作文流出来了。大意就是说建行股东大会分了2个会场,小股东都被安排在了小会议室看直播,然后就是对于不能进入主会场各种挑刺不满。

这文章出来好几天了,之前我也一直没有对此发表评论。其实,这帖子在论坛发布的第一天就专门@了我。我点进去看了一下,作者自己@了雪球大大小小几十名大小V,炒作扩大影响力的目的昭然若揭。

我当时觉得这点事不值得这么小题大做上纲上线,过两天估计就没人关注了。所以,我就就没搭理这个帖子。但是,事情的发展远超我的预料,过了一个周末这事反而越闹越大了。不停有人在我的其它帖子下面问我对于建行股东大会的事情怎么看。而且,我居然看到有的帖子上纲上线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如下图1所示:

图1

就是个别持有几千几万股的小股东跑去参加股东大会。主办方会议室不够大,把主会场的位置给了持股多的机构股东代表,让个人股东在分会场看直播。至于说什么歧视,难道让人家持有几亿股的股东代表出来把座位让给你就不是歧视了?真让你去了主会场,你就能有机会探听到什么机密信息了?省省吧,股东大会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没用的过场而已。

我当了招行十几年股东,一次大会都没去过。原因很简单,没用。股东大会上提的问题能公开说的早都说过了,不能公开披露的人家也不会回答。至于投票,我那几十万的持股数投与不投对结果根本没影响。所以,我经常连电子投票都省了。

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其它几家大行的股东大会,都有类似的安排,然而并没有人跑出来吐槽,也没有这么大范围的炒作。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次炒作说不定也是有意为之。思前想后,建行和其它几家大行唯一的差别就是建行在A股的流通股数量很少。

如果作为一家公司的股东,我们确实有权利也有义务给公司提意见。但是,提意见也分为为了解决问题善意的意见和为了闹事恶意的炒作。上周末我对于此事我已经通过建行官方的投资者渠道将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意见发给了IR。我相信明年股东大会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是,反观恶意带节奏上纲上线的,就是为了自己没被重视不爽,就让几十万建行持股股东的利益受损,这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制造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打着小股东的名义上纲上线。当时去现场开会的小股东只能代表你们自己,代表不了我,也代表不了几十万建行的股东。

各位看官如果看不惯大可以用脚投票,卖出持有的建行,再不解气就融券做空。完全没必要在这里上纲上线的嘴炮。本人持有建行100万股,属于利益相关方。反正,我觉得这点小事并不影响建行的基本面。如果有人想要借助炒作打压股价,我倒是不介意用分红继续逢低吸纳建行的筹码。

本文源自:价投谷子地

关键词:

上一篇: 溶剂油检测哪里能做 溶剂油粘度检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为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