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大国,平原君赵胜决定亲自前去。他挑选门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可是三千多个食客中,文者不武,武者不文,挑来选去,符合条件的只有十九人,不足二十。
平原君向众门客叹息:“我养士已经几十年了,而要真正得到几个有用的士人竟然如此之难!”
这时,边上有一个毛遂自荐:“像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来凑足这个数字呢?”
【资料图】
平原君笑着说:“贤士处世,就如同锥子处于囊中,它的锋芒立刻会显露出来。毛遂呀,你处在我门下三年,我未见你有什么才华,看来你是一无所长吧!”
毛遂说:“这是因为直到今日我才要求处于囊中罢了!难道只露出一点锋芒就够了吗?”
平原君对他说的话很惊异,就让他也加入,凑成二十人一个整数。当日辞别了赵王,一行人就往楚国进发。
到了楚国,先通报了春申君黄歇。黄歇一直与平原君有交情,就替他通报给楚考烈王。
平原君黎明时入朝拜见楚王,相见礼毕,楚王与平原君坐在殿上,毛遂与另外十九人都立在两旁。平原君从容地谈起合纵抗秦之事。
楚王说:“合纵策略,是苏秦首先在赵国提出的,先祖楚怀王曾经为‘纵约长’,讨伐秦国没有成功。后来又以齐湣王为 ‘纵约长’,诸侯各国又背叛了他。合纵这件事就像团沙,谈何容易。”
平原君说:“自从苏秦首倡‘合纵’之说,六国曾经和约为兄弟,但因为秦国连横奸计,合纵盟约渐渐解体。如果有三个国家坚守盟誓,不受秦国欺骗,秦国还能怎么样呢?”
楚王说:“现在的时势,是秦强而列国都弱,各国尽可图谋保护自己,相互之间又能做些什么呢?”
平原君说:“秦国虽然强大,但要分制六国,力量是不足的;六国虽弱小,但是齐心合力制裁秦国,力量是有余的。如果各自图谋保护自己,不思相救,那么一强一弱,胜负早已分明,恐怕秦国的军队会得寸进尺,越来越猖狂。”
楚王心中一直畏惧秦国,所以迟疑不决。
毛遂在台阶下回头看看日影,已经到中午了。于是他就按剑顺台阶而上,走到殿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今日从日出入朝,一直议论到日中,还是说不明白,犹豫不定,这是为什么?”
楚王怒声问道:“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说:“我与你的主人商议事情,你这个门客为何多嘴多舌?快点下去。”
毛遂走上几步,按剑说道:“合纵是天下大事,天下人都可以议论;我的主人就在这里,你为何要喝斥我?”
楚王脸色稍稍和缓了些,问毛遂:“你有什么可说的?”
毛遂说:“楚国土地有五千余里,自文、武二君称王,至今雄视天下,号为盟主。一旦待到秦国崛起,数次打败楚军,怀王被囚禁身死。白起那个小子,一战再战,楚国鄢、郢二地全部失去,又被迫迁都。这是世代的怨仇,三尺儿童,还以为耻辱,难道唯独大王你不想这些事情吗?今日商议合纵之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
楚王连声说:“对!对!”
毛遂问:“大王真的下决心了吗?”
楚王说:“我真的下决心了!”
毛遂于是招呼左右,赶紧拿缔约的歃血盘来。毛遂手捧歃血盘,跑步进到楚王面前说:“大王为‘纵约长’,应当先喝,接下来是我的主人,再下来才是我毛遂。”
纵约就缔成了。毛遂饮完血,左手持盘,右手招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应当在大堂上共饮!这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因人成事’。”楚王既然答应了“合纵”,于是立即派遣春申君黄歇率领八万士卒去解救赵国。
平原君回国后,感叹地说:“毛先生三寸之舌,真是胜过百万军队!我经历过的人多了,而偏偏没有发觉毛先生这样的贤士,差点失之交臂,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敢审察天下的士人了。”
从这以后,便将毛遂待为上客。
选自:《东周列国志少年版》(果麦出品)
#东周列国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