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病例汇报者:于洋
(相关资料图)
病例提供者:李明武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点击本文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
初发病史
患者男性,38岁
主诉:右眼外伤后反复异物感、视力下降2月,晨起撕裂样疼痛后视力下降1天。
现病史:2月前被帽子划伤右眼后出现视力下降,曾行角膜异物取出术,术后角膜水肿、上皮愈合缓慢。晨起撕裂样疼痛后视力下降1天。
既往史:近视约-3.00DS;否认其他眼部手术史;否认其他全身病史;否认角膜疾病家族史。
眼科检查
▶2021-8-30
主诉:右眼被帽子划伤3日。
查体:右眼角膜水肿,左眼前节(-)。
治疗:氟米龙滴眼液tid。
▶2021-10-8
主诉:右眼外伤后视物不清1月余。
查体:戴镜视力:右眼0.4,左眼1.2。眼压:右眼11.5mmHg,左眼15.1mmHg。右眼角膜清亮,中央点染、上皮剥脱、可见多个异物;左眼前节(-)。
诊断:右眼角膜异物、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炎
治疗:10-8/10-9取右眼异物,红霉素眼膏包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6id、氟米龙滴眼液bi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tid、红霉素眼膏bid。
▶2021-10-11(角膜异物取出术后2日)
前节相:右眼角膜上皮剥脱,染色+
▶2021-10-13(角膜异物取出术后4日)
主诉:右眼视力好转,无眼痛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0.6,眼压正常。角膜可见2*4mm上皮点染,周围上皮愈合,有皱褶,比较松。
▶2021-10-25(角膜异物取出术后2周)
主诉:角膜异物取出术后复诊,视力好转,仍觉模糊
查体:右眼角膜上皮愈合,角膜清亮,隐约见多个点状混浊反光。睑板腺开口堵塞,局部充血。
显然验光:OD:-3.25S/-1.25C*20°—0.6,OS:-3.50S—1.0
诊断:右眼角膜异物取出术后、干眼症、角膜炎、睑板腺炎
治疗:氟米龙滴眼液qd*2w,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tid,玻璃酸钠滴眼液6-8次,红霉素眼膏qn;热敷、清洁睑缘;2周复查,随诊。
▶2021-10-28 复诊
显然验光:OD:-2.75S—1.2
病史(Round1)
▶2021-11-10
主诉:右眼晨起撕裂样疼痛后视力下降1天。
查体:戴镜视力:右眼0.2,左眼1.0,眼压正常。右眼角膜局部上皮增生隆起、糜烂。
诊断: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治疗:病变角膜上皮撕除;妥布霉素滴眼液qid、氧氟沙星眼膏qn、玻璃酸钠滴眼液6i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bid。
▶2021-11-18
主诉:右眼病变角膜上皮撕除术后1周,明显好转。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1.2,右眼角膜上皮愈合。
病史(Round2)
▶2021-11-23
主诉:右眼睡梦中出现异物感2天。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1.2。结膜无充血,上皮完整,角膜瘢痕。
治疗:继续氧氟沙星眼膏qn、玻璃酸钠滴眼液6i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bid。
▶2021-11-24
主诉:右眼视物模糊1天。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0.7。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粗糙。
治疗:更换氧氟沙星眼膏(泰利必妥)qn,继续玻璃酸钠滴眼液6i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bid。热敷、co VitB。
▶2021-11-26
主诉:反复夜间及晨起撕裂样疼痛。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0.6。右眼角膜透明fl+,染色可见水滴形边界,水平横径8mm。
治疗:佩戴角膜绷带镜,继续用药。
▶2021-12-9
主诉:复诊,无不适。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0.9。角膜上皮愈合。
治疗:绷带镜,继续用药;局部热敷,定期复查。
▶2021-12-9至2021-12-31 间断复查
查体:矫正视力正常,睑板腺开口部分堵塞 ,反复角膜上皮点染、花瓣状
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地夸磷索钠、卡波姆、泰利必妥眼膏等。每2周更换绷带镜,至29日停戴。
病史(Round3)
▶2022-1-5
主诉:右眼异物感后睁眼困难。
查体:右眼戴镜视力0.6,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糜烂、剥脱、呈花瓣状。
治疗:佩戴角膜绷带镜,继续用药。
▶2022-1-17至2022-1-29
因患者反复发作,加用0.05%环孢素滴眼液 bid。
▶2022-2-21
主诉:复诊,无不适。
查体:角膜上皮缺损愈合,局部点染,下方角膜缘血管。
治疗:停戴角膜绷带镜,继续0.05%环孢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1月复诊,随诊。
▶2022-3-16
主诉:复诊,无不适。
查体:角膜上皮愈合,下方角膜缘血管充血减轻。
治疗:继续用药,1月复诊,随诊。
▶2022-4-21
主诉:复诊,无不适,未再复发。
查体: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上皮完整。
治疗:继续用药,1月复诊,随诊。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
(Recurrent corneal erosion syndrome, RCES)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角膜上皮病变。
▶角膜上皮反复剥脱导致反复突发眼痛、眼红、微光、流泪、视物模糊,多于夜间或晨起时发作,病变常位于瞳孔偏下方。
▶病因复杂、病程长、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24-73岁,30-40岁高发,平均42岁
▶约45%有外伤史,主要外伤原因为指甲划伤;约29%合并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EBMD);10%双眼发病,3%有遗传史。
病因
▶原发性: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EBMD):地图-点状-指纹状营养不良、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等。
▶继发性:外伤、疱疹性角膜病变、睑板腺功能不良、眼部痤疮、Salzmann结节变性、糖尿病、带状角膜变性、细菌性角膜溃疡、干燥性角膜炎、大泡性表皮松解症、屈光手术等。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晨起睁眼或睡眠期间由于眼球迅速运动而发生剧烈眼疼、畏光、流泪及充血。
原因:夜间泪液低渗性——角膜上皮在夜间更容易水肿;在睡眠过程中的快速眼动产生对角膜上皮的撕扯力有关。
▶体征:受累角膜上皮:黏附疏松、上皮隆起、上皮微小包囊、上皮缺损、基质浸润混浊,多位于角膜下半部。
▶发作形式
- 小复发:每天上午都有发作,持续1-4h,小范围上皮缺损,轻
-大复发:可间隔数天-数月,持续1-21d,大面积上皮缺损,围绕以疏松粘附的上皮组织
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症状、促进角膜上皮再生、重建有功能的基底膜复合体
▶治疗方案:保守及手术治疗,阶梯式治疗方案
- 初始首选:人工泪液(+睡前眼膏)联合角膜绷带镜
- 仍反复发作:字体血清滴眼液、糖皮质激素和羊膜等
- 严重RCE:联合手术治疗:视轴外采取前基质层穿刺;角膜中央采取上皮清创、金刚砂钻浅表角膜切削、PTK等。
▶保守治疗
-醒来时缓慢眼球运动,逐步眼睑睁开
-眼部覆盖,睫状肌麻痹剂,眼部润滑剂
-高渗药物(5%氯化钠)
-临时性软性绷带镜
-相关眼睑病变的治疗
-自体血清
-MMP抑制剂(口服四环素/多西环素)
-0.05%环孢素A滴眼液:有文献表示对于局部激素治疗无效者,加用环孢素A滴眼液后可以减少RCE发作、改善泪膜稳定性,安全性好,但文献样本量低,无对照实验。
▶手术治疗
-疏松上皮清创
-前基质穿刺(胰岛素针或Nd:YAG激光)
-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PTK)
-金刚砂钻浅表角膜切削术
小结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RCE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角膜上皮病变。
✔发病机制为再生的角膜上皮与基底膜及Bowman膜的粘附力下降。
✔阶梯式治疗方案:人工泪液(+睡前眼膏)联合角膜绷带镜—>自体血清滴眼液、糖皮质激素和羊膜等—>手术治疗。
✔环孢素A滴眼液局部抗炎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复发,需进一步证实。
点赞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THE END
往期精选
☞
☞
☞
欢迎个人转载,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北京眼科学会或标明转载自北京眼科学会
北京眼科学会
更多专业眼科知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
关键词: